首页 > 装修图片 > 公共装饰 > 文化 娱乐 >

全国专业剧场发展基本情况
2016-11-11 08:42:25   来源:会员投稿   评论:0

上一张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时间:2016年11月09日      来源:  赛宾(中国)
 
  专业剧场剧院是展演文艺创作精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国专业剧场剧院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艺术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同时也存在着总量不足、利用率不高、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进一步明确专业剧场剧院的性质,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培育健康市场环境,加大专业剧场建设力度,引导专业剧场健康稳定发展。
 
  1.全国专业剧场基本情况
 
  据之前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有专业剧场 873家,2013年全年演出4.05万场,观众总人次3229万,平均每个专业剧场年演出46场,平均每场观众797人。
 
  (1)专业剧场的分布情况。从区域分布看,呈现东多西少的特征。我国东部地区有专业剧场507家,中部地区有203家,西部地区163家,分别占58.1%、23.3%和18.6%。从行政层级看,呈现上重下轻的结构。全国27个省会城市和4个直辖市有专业剧场307个,平均每个城市有9.8个专业剧场;全国306个地市级城市(不含省会城市)有专业剧场379个,平均每个地市有1.2个专业剧场;全国1927个县级城市(不含市辖区)有专业剧场187个,平均每个县级城市有0.09个专业剧场,绝大多数县级城市没有专业剧场。从剧场规模看,以大中型剧场为主。座位数在801至1200的剧场396家,占45.4%;座位数在1201座~1600座的剧场112家,占12.8%。从建成年代看,本世纪以来建成的专业剧场最多,有325家,占37.2%。
 
  (2)专业剧场的经营管理情况。从经营模式看,目前我国专业剧场大体可分为自主经营、托管经营、院线式经营和“场团合一”四种模式。从资金来源看,政府补贴仍是专业剧场的主要收入来源。2013年,全国专业剧场总收入约60亿元。其中演出收入占36.5%,政府补贴收入占47.7%,配套设施及其他服务收入占15.8%。从演出剧种看,演出最多的艺术类型是戏曲和音乐剧。2013年,全国专业剧场演出约4.05万场,其中戏曲0.83万场,音乐剧0.82万场,儿童剧0.67万场,话剧0.61万场,曲艺杂技0.46万场。
 
  2.专业剧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当前专业剧场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总量不足和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并存。当前我国平均每百万人拥有专业剧场0.64个,而2007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这一指标分别为1.8个、3.4个、4.0个、4.2个和4.4个。同时,我国专业剧场利用率不高的现象仍较普遍,全国只有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专业剧场全年平均演出场次达到100场以上,其他地区约为40场,一部分老剧场甚至出现闲置。二是专业剧场分布不均和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并存。县级专业剧场偏少、小型专业剧场偏少、城市中心区域专业剧场偏少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三是专业剧场建设快速发展和管理运营相对滞后的现象并存。调研显示,大部分专业剧场缺乏专业的管理运营团队;部分专业剧场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2013年,仅有40%的专业剧场实现盈利。四是演艺市场潜在需求旺盛和实质消费不足的现象并存,当前人们潜在的演艺文化需求并没有转化为文化实质消费。据测算,2013年全国人均观看专业艺术演出仅0.024次,北京市人均观看0.12次,上海0.084次,浙江0.057次,中西部地区更少。
 
  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专业剧场定性定位模糊。目前我国专业剧场大都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既要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又要实现市场化运作,导致专业剧场的性质和定位变得模糊。定位定性的模糊又直接影响了政府对于专业剧场的配套政策。我国专业剧场中,70%以上被划为商业设施,其用地及房产划归商业用途,需要缴纳高额的水电费和土地税、房产税。二是专业剧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标准还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专业剧场从建设到经营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导致部分专业剧场重形象轻实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三是专业管理和运营人才匮乏。我国专业剧场管理人员中拥有艺术专业、舞台技术专业或管理专业教育经历的只占30%,其中既懂管理又懂艺术的管理人才更少。四是文化消费习惯尚未形成。大部分城市居民仍习惯于免费或低消费的文化消费方式观看演出。一方面,高昂的演出票价将潜在的文化消费人员拒之门外,另一方面,部分惠民演出也对演艺市场的正常培育、良性文化消费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五是引导激励社会资本进入剧场建设、经营的政策措施还不健全,导致专业剧场吸引社会资本数量有限。
 
  3. 相关政策建议
 
  专业剧场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一是要明确专业剧场性质和定位,加强相关配套政策及资金的支持。我国的专业剧场,特别是由公共财政投资兴建的专业剧场,是重要的国有文化资产,担负着普及艺术教育、传播主流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政府应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其进行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公共剧场经费模式,建立政府补贴、社会资本(赞助)、演出收入三者结合的多元化剧场经费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对于公益性为主的专业剧场,政府应出台不同于商业性剧场的税费优惠政策,降低其运营成本。二是要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指导专业剧院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制定专业剧场建设标准,建立全国统一的专家论证机制,提高剧场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制定专业剧场运营管理标准,建立专业剧场管理的质量体系,提升专业剧场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要加大对老剧场、小剧场与县级剧场的建设改造扶持力度,不断改善剧场分布结构。重视对原有剧场(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老剧场)的翻新改建,盘活原有文化设施,方便群众文化消费,缓解老城区剧场新建的成本压力。对小剧场与县级剧场的建设给予政策倾斜,加快县级剧场和小剧场的建设改造步伐,提高剧场覆盖率。四是要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剧场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考核和认证制度。建立剧场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制度,明确剧场管理队伍的从业素质要求。组织专业艺术院校编制剧场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大纲和考核标准,对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及形式加以规范。采取社会化培训和统一标准考核的方式对剧场从业人员进行分级分类资格认定。五是要引导培育健康的市场环境。提高剧目创作质量,加大优秀剧目推广,改善剧场内容供应不足的情况。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如开设艺术讲座、沙龙等,培养一批有艺术素养和鉴赏力,并有消费热情的观众群体。制定惠民演出的指导意见,对各地惠民演出的类型、对象、运作模式进行规范,促进演艺市场的良性发展。
 
  另外,要特别一提的是,为进一步规范专业剧场的规划选址、建设规模、功能内容、设备配备,提高专业剧场建设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2014年8月,我们正式启动了《专业剧场建设标准》的编制工作。编制工作由文化部财务司和艺术司牵头,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作为主编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和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作为参编单位,同时还邀请了部分剧场建设、规划、管理、运营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制工作。目前,编制工作大纲已经讨论通过。下一步,我们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初稿,经过讨论、审查、征求意见等多个阶段后,计划2016年底正式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审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拨打广州赛宾声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贵宾专属热线:400-666-0619,13828479126。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