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巅:山登绝顶我为峰——写在上海中心大厦主楼结构封顶之际
2013-08-05 10:21:21   来源: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评论:0 阅读量:10

上海之巅:山登绝顶我为峰——写在上海中心大厦主楼结构封顶之际主楼结构封顶的上海中心全景俯瞰上海中心主楼顶施工钢平台悠悠黄浦江,看尽多少沪上浮华变幻?开埠170年的上海,似乎又进入了青春成长期。  1997年才420.5米高的金茂大厦,2007年长高到492米的环球金融...

  建筑精品

  独占鳌头

  作为中国建筑施工的主力军,仅在浦东的陆家嘴地区,比邻而立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均是上海建工的杰作。

  为了在软土地基上建造这座总重达85万吨的上海中心大厦工程,上海建工集团采用了能够避免产生噪音、振动和土体挤压的世界先进的“大直径超深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工艺,于2009年7月顺利完成主楼955根桩孔直径达1米、桩长达86.05米的工程桩施工。

  上海中心大厦主楼深基坑采用国内罕见的外径达123.4米的圆环形地下墙、6道环形支撑进行围护。上海建工集团采用世界先进的“抓铣结合和套铣接头”新工艺,成功构筑了每幅厚达1.2米、深达50米的66幅地下大深度槽壁连续墙。

  2010年3月,经过连续63个小时、动用450辆搅拌车、8座搅拌站协同作战,主楼大底板6万立方米C50强度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功,刷新了民用建筑工程领域的世界纪录。随着主楼核心筒混凝土结构封顶,上海建工集团又创出了C60混凝土一次泵送至580米高空的国内新纪录。

  为保护周边环境,在上海迄今为止开挖面积最大(2.2万平方米,相当于3.2个足球场),开挖深度最深(最深29.3米)、土方量最大(60多万立方米)的上海中心大厦裙房地下深基坑施工中,采用独特的逆作法施工技术,成功打造了上海看不见的地下“高度”。

  2010年9月,上海中心大厦工程主楼核心筒结构跃出地面,开始向上攀升。上海建工集团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钢平台整体液压爬升体系,在施工中创出了主楼核心筒结构3天一层楼的先进水平。

  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的20000多块幕墙无一相同,从加工制作到施工安装等均面临多重世界级挑战。上海建工集团协同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对外幕墙安装采用了柔性分区吊挂系统,选择在支撑结构体系关键点上安装允许结构伸缩的“可滑移支座”的方案。主楼幕墙安装于2012年8月2日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首次在一座超高层建筑中安装14万平方米柔性幕墙。目前内幕墙己从下安装至第71层,外幕墙己安装至第65层。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的结构之高和分区与功能之多,上海建工集团将创出机电安装的诸多“之最”。如将在120层、561米高的塔冠部位安装冷却塔,在116层、536米高处安装变配电站,在124层、574米塔冠钢结构之上的高处安装风力发电机组,这将创出我国安装最高的能源中心、最高的变配电站和最高的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记录。

  上海中心大厦地下工程建设中,将对接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国金中心,以及地铁2号线、14号线。这样,位于小陆家嘴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以及国金中心共4幢地标建筑间,将可在地下实现互联互通。目前,上海建工集团正采用自主研发的矩形顶管机在进行小陆家嘴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工程3条通道的掘进。

  580米高主体结构封顶后,还将进行属于整个工程建设的“皇冠工程”——塔冠钢结构施工。上海建工集团将精心为上海中心塔冠打造钢筋铁骨,确保整体建筑的质量、安全和品质,确保全面实现塔冠的各项功能。

  

  上海之巅鏖战急,上海建工群英汇!在过去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上海建工集团的建设者未敢有一刻懈怠,他们殚精竭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浓墨重彩挥写中国建设史上的华丽篇章。他们,奉献的建筑艺术精品,为上海这座永远充满光荣、梦想和魅力的世界级大都市,作了又一次淋漓尽致地的诠释和演绎!

  站在浦东小陆家嘴地区超高层建筑群中,凝视鹤立鸡群、叹为观止的上海中心大厦——山登绝顶我为峰!


相关热词搜索:上海之巅:山登绝顶我为峰——写在上海中心大厦主楼结构封顶之际

上一篇:港源装饰公司2013届新生入场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下一篇:亚厦股份2013年度第一期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完美落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