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013-01-29 22:20:45   来源:   评论:0 阅读量:10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006-07-12发布 2006-12-01实施) 11.2.7 下列场所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装置: 1)按一级负荷供电且建筑高度大于50.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 2)按二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006-07-12发布 2006-12-01实施)
   11.2.7 下列场所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装置:

    1)按一级负荷供电且建筑高度大于50.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

    2)按二级负荷供电且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的厂房(仓库);

    3)按二级负荷供电的剧院、电影院、商店、展览馆、广播电视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和室外消
       防用水量大于25l/s的其他公共建筑;

    4)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

5)按一、二级负荷供电的消防用电设备。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

--------------------------------------------------------------------------------

         
    gb 13955-2005明确提出:

    企事业单位的建筑物和住宅应采用分级保护,建筑物电源端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应满足防电气火
    灾的功能要求。

    城镇配电网,在用电单位内采用分级保护时,还应考虑采用防电气火灾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建筑电气火灾预防性检测要求和方法》

--------------------------------------------------------------------------------

         
    5.2.4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5.2.4.1 为防止电气设备和线路漏电火灾,应在电源进线端设置自动切断电源或报警的剩余电流动
          作保护器,其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应根据保护区域内电气线路的正常泄漏电流选定。

  5.2.4.2 安装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断路器或报警装置与末端的保护关系已形成分级保护。分级
          保护应符合gb13955第4.4.1款的规定。

  5.2.4.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安装应符合gb13955第6章的有关规定。
  5.2.4.5 具有监控报警功能的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应符合gb14287.1的有关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局部修订

         
    9.5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9.5.1 高层建筑内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等场所宜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9.5.2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9.5.2.1 探测漏电电流、过电流等信号,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
            点的变化。
    9.5.2.2 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信号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2个月。
    9.5.2.3 切断漏电线路上的电源,并显示其状态。
    9.5.2.4 显示系统电源状态。

相关热词搜索:建筑设计 防火 规范

上一篇:《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
下一篇:最新版《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