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通知 建质[2015]67号
2015-06-23 11:02:12 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 评论:0 阅读量:10
第三章 专项审查意见
第二十三条 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主要包括下列三方面内容:
(一) 总评。对抗震设防标准、建筑体型规则性、结构体系、场地评价、构造措施、计算结果等做简要评定。
(二) 问题。对影响结构抗震安全的问题,应进行讨论、研究,主要安全问题应写入书面审查意见中,并提出便于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审查的主要控制指标(含性能目标)。
(三) 结论。分为“通过”、“修改”、“复审”三种。
审查结论“通过”,指抗震设防标准正确,抗震措施和性能设计目标基本符合要求;对专项审查所列举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勘察设计单位明确其落实方法。依法办理行政许可手续后,在施工图审查时由施工图审查机构检查落实情况。
审查结论“修改”,指抗震设防标准正确,建筑和结构的布置、计算和构造不尽合理、存在明显缺陷;对专项审查所列举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勘察设计单位落实后所能达到的具体指标尚需经原专项审查专家组再次检查。因此,补充修改后提出的书面报告需经原专项审查专家组确认已达到“通过”的要求,依法办理行政许可手续后,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并由施工图审查机构检查落实。
审查结论“复审”,指存在明显的抗震安全问题、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建筑和结构的工程方案均需大调整。修改后提出修改内容的详细报告,由建设单位按申报程序重新申报审查。
审查结论“通过”的工程,当工程项目有重大修改时,应按申报程序重新申报审查。
第二十四条 专项审查结束后,专家组应对质量控制情况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填写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质量控制信息表。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技术要点由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1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主要范围参照简表
表1:房屋高度(m)超过下列规定的高层建筑工程
结构类型 | 6度 | 7度 (0.1g) |
7度 (0.15g) |
8度 (0.20g) |
8度 (0.30g) |
9度 | |
混凝土结构 |
框架 | 60 | 50 | 50 | 40 | 35 | 24 |
框架-抗震墙 | 130 | 120 | 120 | 100 | 80 | 50 | |
抗震墙 | 140 | 120 | 120 | 100 | 80 | 60 | |
部分框支抗震墙 | 120 | 100 | 100 | 80 | 50 | 不应采用 | |
框架-核心筒 | 150 | 130 | 130 | 100 | 90 | 70 | |
筒中筒 | 180 | 150 | 150 | 120 | 100 | 80 | |
板柱-抗震墙 | 80 | 70 | 70 | 55 | 40 | 不应采用 | |
较多短肢墙 | 140 | 100 | 100 | 80 | 60 | 不应采用 | |
错层的抗震墙 | 140 | 80 | 80 | 60 | 60 | 不应采用 | |
错层的框架-抗震墙 | 130 | 80 | 80 | 60 | 60 | 不应采用 | |
混 合 结 构 |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 | 200 | 160 | 160 | 120 | 100 | 70 |
型钢(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 | 220 | 190 | 190 | 150 | 130 | 70 | |
钢外筒-钢筋混凝土内筒 | 260 | 210 | 210 | 160 | 140 | 80 | |
型钢(钢管)混凝土外筒-钢筋混凝土内筒 | 280 | 230 | 230 | 170 | 150 | 90 | |
钢结构 |
框架 | 110 | 110 | 110 | 90 | 70 | 50 |
框架-中心支撑 | 220 | 220 | 200 | 180 | 150 | 120 | |
框架-偏心支撑(延性墙板) | 240 | 240 | 220 | 200 | 180 | 160 | |
各类筒体和巨型结构 | 300 | 300 | 280 | 260 | 240 | 180 |
注: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部分框支结构指框支层以上的楼层不规则),其高度应比表内数值降低至少10%。
表2: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1)
序 | 不规则类型 | 简要涵义 | 备注 |
1a | 扭转不规则 | 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2 | 参见GB50011-3.4.3 |
1b | 偏心布置 | 偏心率大于0.15或相邻层质心相差大于相应边长15% | 参见JGJ99-3.2.2 |
2a | 凹凸不规则 | 平面凹凸尺寸大于相应边长30%等 | 参见GB50011-3.4.3 |
2b | 组合平面 | 细腰形或角部重叠形 | 参见JGJ3-3.4.3 |
3 | 楼板不连续 | 有效宽度小于50%,开洞面积大于30%,错层大于梁高 | 参见GB50011-3.4.3 |
4a | 刚度突变 | 相邻层刚度变化大于70%(按高规考虑层高修正时,数值相应调整)或连续三层变化大于80% | 参见GB50011-3.4.3, JGJ3-3.5.2 |
4b | 尺寸突变 | 竖向构件收进位置高于结构高度20%且收进大于25%,或外挑大于10%和4m,多塔 | 参见JGJ3-3.5.5 |
5 | 构件间断 | 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含加强层、连体类 | 参见GB50011-3.4.3 |
6 | 承载力突变 | 相邻层受剪承载力变化大于80% | 参见GB50011-3.4.3 |
7 | 局部不规则 | 如局部的穿层柱、斜柱、夹层、个别构件错层或转换,或个别楼层扭转位移比略大于1.2等 | 已计入1~6项者除外 |
注:深凹进平面在凹口设置连梁,当连梁刚度较小不足以协调两侧的变形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连续的开洞对待;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表3:具有下列2项或同时具有下表和表2中某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1)
序 | 不规则类型 | 简要涵义 | 备注 |
1 | 扭转偏大 | 裙房以上的较多楼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4 | 表二之1项不重复计算 |
2 | 抗扭刚度弱 | 扭转周期比大于0.9, 超过A级高度的结构扭转周期比大于0.85 | |
3 | 层刚度偏小 | 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50% | 表二之4a项不重复计算 |
4 | 塔楼偏置 | 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20% | 表二之4b项不重复计算 |
表4:具有下列某一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1)
序 | 不规则类型 | 简要涵义 |
1 | 高位转换 | 框支墙体的转换构件位置:7度超过5层,8度超过3层 |
2 | 厚板转换 | 7~9度设防的厚板转换结构 |
3 | 复杂连接 | 各部分层数、刚度、布置不同的错层,连体两端塔楼高度、体型或沿大底盘某个主轴方向的振动周期显著不同的结构 |
4 | 多重复杂 | 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复杂类型的3种 |
注:仅前后错层或左右错层属于表2中的一项不规则,多数楼层同时前后、左右错层属于本表的复杂连接。
表5:其他高层建筑工程
序 | 简称 | 简要涵义 |
1 | 特殊类型高层建筑 | 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和高层钢结构规程暂未列入的其他高层建筑结构,特殊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及超长悬挑结构,特大跨度的连体结构等 |
2 | 大跨屋盖建筑 | 空间网格结构或索结构的跨度大于120m或悬挑长度大于40m,钢筋混凝土薄壳跨度大于60m,整体张拉式膜结构跨度大于60m,屋盖结构单元的长度大于300m,屋盖结构形式为常用空间结构形式的多重组合、杂交组合以及屋盖形体特别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 |
注:表中大型公共建筑的范围,可参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说明:具体工程的界定遇到问题时,可从严考虑或向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审查专家委员会、工程所在地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审查专家委员会咨询。
附件2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项目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筑面积,申报日期,勘察单位及资质,设计单位及资质,联系人和方式等。如有咨询论证,应提供相关信息。
二、抗震设防依据。包括: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分类;安全等级、抗震等级等;屋盖超限工程和风荷载控制工程尚包括相应的风荷载、雪荷载、温差等。
三、勘察报告基本数据。包括:场地类别,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液化判别,持力层名称和埋深,地基承载力和基础方案,不利地段评价,特殊的地基处理方法等。
四、基础设计概况。包括:基础类型,基础埋深,底板或筏板厚度,桩型、桩长和单桩承载力、承台的主要截面等。
五、建筑结构布置和选型。对高度超限和规则性超限工程包括:主屋面结构高度和层数,建筑高度,相连裙房高度和层数;防震缝设置;建筑平面和竖向的规则性;结构类型是否属于复杂类型等。对屋盖超限工程包括:屋盖结构形式;最大跨度,平面尺寸,屋顶高度;屋盖构件连接和支座形式;下部支承结构的类型、布置的规则性等。
六、结构分析主要结果。对高度超限和规则性超限工程包括:控制的作用组合;计算软件;总剪力和周期调整系数,结构总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数,竖向地震取值;纵横扭方向的基本周期;最大层位移角和位置、扭转位移比;框架柱、墙体最大轴压比;构件最大剪压比和钢结构应力比;楼层刚度比;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作用;时程法采用的地震波和数量,时程法与反应谱法主要结果比较;隔震支座的位移。对屋盖超限工程包括:控制工况和作用组合;计算软件和计算方法;屋盖挠度和支承结构水平位移;屋盖杆件最大应力比,屋盖主要竖向振动周期,支承结构主要水平振动周期;屋盖、整个结构总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数;支承构件轴压比、剪压比和应力比;薄壳、网壳和拱的稳定系数;时程法采用的地震波和数量,时程法与反应谱法主要结果比较等。
七、超限设计的抗震构造。包括:①材料强度,如结构构件的混凝土、钢材的最高和最低材料强度等级;②典型构件和关键构件的截面尺寸,如梁柱截面、墙体和筒体的厚度、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形式、钢构件(或杆件)的截面形式和长细比、薄壳的截面厚度;③薄弱部位的构造,如短柱和穿层柱的分布范围,错层、连体、转换梁、转换桁架和加强层的主要构造,桁架、拱架、张弦构件的面外支撑设置;④关键连接构造,如钢结构杆件的节点形式、楼盖大梁或大跨屋盖与墙、柱的连接构造等。
八、需要附加说明的问题。包括:超限工程设计的主要加强措施,性能设计目标简述;有待解决的问题,试验方案与要求等。
制表人可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以上内容进行增减。参考表样见表6、表7、表8。
表6: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高度、规则性超限工程示例)
编号: 申报时间:
工程名称 | 申报人 联系方式 |
|||||
建设单位 | 建筑面积 | 地上 万m2 地下 万m2 |
||||
设计单位 | 设防烈度 | 度( g),设计 组 | ||||
勘察单位 | 设防类别 | 类 | 安全等级 | |||
建设地点 | 房屋高度和层数 | 主结构 m(n= )建筑 m 地下 m(n= )相连裙房 m |
||||
场地类别液化判别 | 类,波速 覆盖层 不液化□液化等级 液化处理 |
平面尺寸和规则性 | 长宽比 | |||
基础持力层 | 类型 埋深 桩长(或底板厚度) 名称 承载力 |
竖向规则性 | 高宽比 | |||
结构类型 | 抗震等级 | 框架 墙、筒 框支层 加强层 错层 |
||||
计算软件 | 材料强度 (范围) |
梁 柱 墙 楼板 |
||||
计算参数 | 周期折减 楼面刚度(刚□弹□分段□) 地震方向 (单□ 双□ 斜□ 竖□) |
梁截面 | 下部 剪压比 标准层 |
|||
地上总重 剪力系数 (%) |
GE= 平均重力 X= Y= |
柱截面 | 下部 轴压比 中部 轴压比 顶部 轴压比 |
|||
自振周期 (s) |
X: Y: T: |
墙厚 | 下部 轴压比 中部 轴压比 顶部 轴压比 |
|||
最大层间位移角 | X= (n= ) 对应扭转比 Y= (n= ) 对应扭转比 |
钢 梁 柱 支撑 |
截面形式 长细比 截面形式 长细比 截面形式 长细比 |
|||
扭转位移比(偏心5%) | X = (n= ) 对应位移角 Y= (n= ) 对应位移角 |
短柱 穿层柱 |
位置范围 剪压比 位置范围 穿层数 |
|||
时程分析 |
波形 峰值 |
1 2 3 |
转换层 刚度比 |
位置n= 转换梁截面 X Y |
||
剪力 比较 |
X= (底部),X = (顶部) Y= (底部),Y = (顶部) |
错层 | 满布 局部(位置范围) 错层高度 平层间距 |
|||
位移 比较 |
X= (n= ) Y= (n= ) |
连体 (含连廊) |
数量 支座高度 竖向地震系数 跨度 |
|||
弹塑性位移角 | X= (n= ) Y= (n= ) |
加强层 刚度比 |
数量 位置 形式(梁□桁架□) X Y |
|||
框架承担的比例 | 倾覆力矩X= Y= 总剪力 X= Y= |
多塔 上下偏心 |
数量 形式(等高□对称□大小不等□) X Y |
|||
控制作用 | 地震 □ 风荷载 □ 二者相当 □ 风荷载控制时增加:总风荷载 风倾覆力矩 风载最大层间位移 |
|||||
超限设计简要说明 | (超限工程设计的主要加强措施,性能设计目标简述;有待解决的问题等等) |
表7: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屋盖超限工程示例)
编号: 申报时间:
工程名称 | 申报人 联系方式 |
|||||
建设单位 | 建筑面积 | 地上 万m2 地下 万m2 | ||||
设计单位 | 设防烈度 | 度( g),设计 组 | ||||
勘察单位 | 设防类别 | 类 | 安全等级 | |||
建设地点 | 风荷载 |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度 体型系数 风振系数 |
||||
场地类别液化判别 | 类,波速 覆盖层 不液化□ 液化等级 液化处理 |
雪荷载 | 基本雪压 积雪分布系数 |
|||
基础 持力层 |
类型 埋深 桩长(或底板厚度) 名称 承载力 |
温度 | 最高 最低 温升 温降 |
|||
房屋高度 和层数 |
屋顶 m 支座 m(n= ) 地下 m(n= ) |
平面尺寸 | 总长 总宽 直径 跨度 悬挑长度 |
|||
结构类型 | 屋盖: 支承结构 |
节点和支座 形 式 | 节点: 支座: |
|||
计算软件 分析模型 |
整体□ 上下协同□ |
材料强度 (范围) |
屋盖 梁 柱 墙 |
|||
计算参数 | 周期折减 阻尼比 地震方向 (单□ 双□ 竖□) |
屋盖构件截面 | 关键 长细比 一般 长细比 |
|||
地上总重 支承结构剪力系数 (%) |
屋盖GE= 支承结构GE= X= Y= |
屋盖杆件内力和控制组合 | 关键 应力比 控制组合 一般 应力比 控制组合 支座反力 控制组合 |
|||
自振周期 (s) |
X: Y: Z: T: |
屋盖整体稳定 | 考虑几何非线性 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 |
|||
最大位移 | 屋盖挠度 支承结构水平位移X= Y= |
支承结构 抗震等级 |
规则性(平面□ 竖向□) 框架 墙、筒 |
|||
最大层间位移 | X = (n= ) 对应扭转位移比 Y= (n= ) 对应扭转位移比 |
梁截面 | 支承大梁 剪压比 其他框架梁 剪压比 |
|||
时程分析 |
波形 峰值 |
1 2 3 |
柱截面 | 支承部位 轴压比 其他部位 轴压比 |
||
剪力 比较 |
X= (支座),X = (底部) Y= (支座),Y = (底部) |
墙厚 | 支承部位 轴压比 其他部位 轴压比 |
|||
位移 比较 |
屋盖挠度 支承结构水平位移X= Y= |
框架承担的比例 | 倾覆力矩X= Y= 总剪力 X= Y= |
|||
超长时多点输入比较 | 屋盖杆件应力: 下部构件内力: |
短柱 穿层柱 |
位置范围 剪压比 位置范围 穿层数 |
|||
支承结构弹塑性位移角 | X= (n= ) Y= (n= ) |
错层 | 位置范围 错层高度 |
|||
超限设计简要说明 | (超限工程设计的主要加强措施,性能设计目标简述;有待解决的问题等等) |
注:作用控制组合代号:1、恒+活,2、恒+活+风,3、恒+活+温,4、恒+活+雪,5、恒+活+地+风。
表8: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咨询、论证信息表
工程名称 | 工程代号 | |||
第一次 |
主持人 | 日期 | ||
咨询专家 | ||||
主要意见 | |
|||
第二次 |
主持人 | 日期 | ||
咨询专家 | ||||
主要意见 | |
|||
第三次 |
主持人 | 日期 | ||
咨询专家 | ||||
主要意见 | |
附件3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超限情况表
表9: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超限情况表
工程名称 | |
基本结构体系 |
框架□剪力墙□框剪□核心筒-外框□筒中筒□局部框支墙□ 较多短肢墙□ 混凝土内筒-钢外框□混凝土内筒-型钢混凝土外框□ 巨型□ 错层结构□ 混凝土内筒-钢外筒□ 混凝土内筒-型钢混凝土外筒□ 钢框架□ 钢中心支撑框架□钢偏心支撑框架□钢筒体□ 大跨屋盖□其它□ |
超高情况 | 规范适用高度: 本工程结构高度: |
平面不规则 | 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 凹凸不规则□组合平面□ 楼板开大洞□ 错层□ |
竖向不规则 | 刚度突变□立面突变□多塔□ 构件间断□加强层□连体□ 承载力突变□ |
局部不规则 | 穿层墙柱□斜柱□夹层□ 层高突变□ 个别错层□ 个别转换□ 其它□ |
显著不规则 | 扭转比偏大□ 抗扭刚度弱□ 层刚度弱□ 塔楼偏置□ 墙高位转换□ 厚板转换□ 复杂连接□ 多重复杂□ |
屋盖超限情况 |
基本形式:立体桁架□ 平面桁架□ 实腹式拱□ 格构式拱□ 网架□ 双层网壳□ 单层网壳□ 整体张拉式膜结构□ 混凝土薄壳□ 单索□ 索网□索桁架□轮幅式索结构□ 一般组合:张弦拱架□ 张弦桁架□ 弦支穹顶□ 索穹顶□ 斜拉网架□ 斜拉网壳□ 斜拉桁架□ 组合网架□ 其它一般组合□ 非常用组合:多重组合□ 杂交组合□ 开启屋盖□ 其它□ 尺度:跨度超限□ 悬挑超限□ 总长度超限□ 一般□ |
超限归类 | 高度大于350m□ 高度大于200m□ 混凝土结构超B级高度□ 超规范高度□ 未超高但多项不规则□ 超高且不规则□ 其它□ 屋盖形式复杂□ 屋盖跨度超限□ 屋盖悬挑超限□ 屋盖总长度超限□ |
综合描述 | (对超限程度的简要说明) |
附件4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专项审查情况表
表10: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专项审查情况表
工程名称 | ||||
审查 主持单位 |
||||
审查时间 | 审查地点 | |||
审查专家组 | 姓名 | 职称 | 单位 | |
组长 | ||||
副组长 | ||||
审查组成员 (按实际人数增减) |
||||
专家组 审查 意见 |
(扫描件) |
|||
审查结论 | 通过□ 修改□ 复审□ | |||
主管部门给建设单位的复函 |
(扫描件) |
附件5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控制信息表
表11: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控制信息表(高度和规则性超限)
工程代号 | 评价 | |
地上部分重力控制 | 总重: 单位面积重力: (总高大于350m时)墙占: 柱占: 楼盖占: 活载占: |
一般□ 偏大□ 略偏小□ |
基 础 | 类型: 底板埋深: 埋深率: | 一般□ 略偏小□ |
控制作用 | 风□ 地震□ 二者相当□ 上下不同□ 剪力系数计算值与规范最小值之比: |
一般□ 异常□ 一般□ 偏大□ 略偏小□ |
总体刚度 | ![]() |
适中□ 偏大□ 略偏小□ |
多道防线 | 倾覆力矩分配: 首层剪力分配: 最大层剪力分配: | 适中□ 偏大□ 略偏小□ |
典型墙体控制 | 最大轴压比: 界限轴压比高度: 最大平均拉应力及高度: |
一般□ 偏大□ 一般□ 偏大□ |
典型柱 控制 |
截面: 轴压比: 配筋率: 含钢率: | 一般□ 偏大□ 略偏小□ |
典型钢构 | 截面: 长细比: 应力比: | 一般□ 偏大□ 略偏小□ |
施工要求 | 一般□ 施工模拟□ 复杂□ 特殊□ | 一般□ 较难□ |
总体评价 | 结构布置的复杂性和合理性 综合经济性,必要时含用钢量估计 |
注:处于常规范围用“良”或“一般”表示,常规范围以外用“优”或“高”、“低”等表示。
表12: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控制信息表(屋盖超限)
工程代号 | 评价 | |
重力控制 | 屋盖总重: 单位面积重力: 支承结构总重: 单位面积重力:: |
一般□ 偏大□ 略偏小□ 一般□ 偏大□ 略偏小□ |
控制作用 | 风□ 地震□ 二者相当□ | 一般□ 异常□ |
总体刚度 | 周跨比(T1/L): 挠度与限值比: | 适中□ 偏大□ 略偏小□ |
支承结构多道防线 | 倾覆力矩分配: 首层剪力分配: 最大层剪力分配: | 适中□ 偏大□ 略偏小□ |
弦杆控制 | 最大应力比: 位置: 截面: 长细比: 平均应力比: |
一般□ 偏大□ 略偏小□ |
腹杆控制 | 最大应力比: 位置: 截面: 长细比: 平均应力比: |
一般□ 偏大□ 略偏小□ |
典型支座 | 柱距: 轴压比: 配筋率: 含钢率: | 一般□ 偏大□ |
施工要求 | 一般□ 复杂□ 特殊□ | 一般□ 较难□ |
总体评价 | 屋盖结构布置的复杂性和合理性 支承结构布置的复杂性和合理性 综合经济性,必要时含用钢量估计 |
注:处于常规范围用“良”或“一般”表示,常规范围以外用“优”或“高”、“低”等表示。
附件6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参考内容
一 封面(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合作或咨询单位)
二 效果图(彩色;可单列,也可置于封面或列于工程简况中)
三 设计名册(设计单位负责人和建筑、结构主要设计人员名单,单位和注册资格章)
四 目录
1 工程简况(地点,周围环境、建筑用途和功能描述,必要时附平、剖面示意图)
2 设计依据(批件、标准和资料,可含咨询意见及回复)
3 设计条件和参数
3.1设防标准(含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和抗震设防参数等)
3.2荷载(含特殊组合)
3.3主要勘察成果(岩土的分布及描述、地基承载力,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不利地段的场地稳定评价等等)
3.4结构材料强度和主要构件尺寸
4 地基基础设计
5 结构体系和布置(传力途径、抗侧力体系的组成和主要特点等)
6结构超限类别及程度
6.1 高度超限分析或屋盖尺度超限分析
6.2 不规则情况分析或非常用的屋盖形式分析
6.3 超限情况小结
7 超限设计对策
7.1 超限设计的加强措施 (如结构布置措施、抗震等级、特殊内力调整、配筋等)
7.2 关键部位、构件的预期性能目标
8 超限设计的计算及分析论证 (以下论证的项目应根据超限情况自行调整)
8.1 计算软件和计算模型
8.2 结构单位面积重力和质量分布分析(后者用于裙房相连、多塔、连体等)
8.3 动力特性分析(对多塔、连体、错层等复杂结构和大跨屋盖,需提供振型)
8.4 位移和扭转位移比分析(用于扭转比大于1.3和分块刚性楼盖、错层等)
8.5 地震剪力系数分析(用于需调整才可满足最小值要求)
8.6 整体稳定性和刚度比分析(后者用于转换、加强层、连体、错层、夹层等)
. 8.7 多道防线分析(用于框剪、内筒外框、短肢较多等结构)
8.8 轴压比分析(底部加强部位和典型楼层的墙、柱轴压比控制)
8.9 弹性时程分析补充计算结果分析(与反应谱计算结果的对比和需要的调整)
8.10 特殊构件和部位的专门分析(针对超限情况具体化,含性能目标分析)
8.11 屋盖结构、构件的专门分析(挠度、关键杆件稳定和应力比、节点、支座等)
8.12 控制作用组合的分析和材料用量预估(单位面积钢材、钢筋、混凝土用量)
9 总结
9.1 结论
9.2下一步工作、问题和建议(含试验要求等)
五 论证报告正文(内容不要与专项审查申报表、计算书简单重复,可利用必要的图、表)
六 初步设计建筑图、结构图、计算书(作为附件,可另装订成册)
七 报告及图纸的规格A3(文字分两栏排列,大底盘结构的底盘等宜分两张出图,效果图和典型平、剖面图宜提供电子版)
相关热词搜索:建质[2015]67号

评论排行
- ·发廊美发洗发床CAD图块 理发店洗头床C...(29)
- ·台球桌cad 桌球台cad平面图块素材dwg ...(13)
- ·树根雕cad茶桌、茶几、凳子整套 cad平...(10)
- ·石膏线条cad 石膏线角线截面 cad图库(9)
- ·2014中国隔断行业十大排名排行榜(最新版)(8)
- ·【嘉昱装饰】影响卧室风水的五大忌讳,...(7)
- ·cad户外儿童游乐设施 公园游乐设施dwg...(6)
- ·春季睡眠烦恼 交给斯林百兰温度智慧TM床垫(6)
- ·手绘墙教程需要准备那些步骤(5)
- ·真石漆每平方价格多少钱?外墙真石漆平...(4)
- ·谷歌式办公如何打造?欧普商照助诺亚财...(4)
- ·前锋厨电携手潘晓婷跨界升级 厨电业迎...(4)
- ·五人、六人、八人餐桌椅 cad餐桌素材下...(3)
- ·欧式 石膏线剖面图 石膏线cad剖面图(3)
- ·实木树根茶几cad模型 根雕茶几cad 根...(3)
- ·电影院观众厅、放映廊等平面布置图cad素...(3)
- ·台球室平面图含桌球台CAD 国际标准花式...(3)
- ·cad施工图系列 电路系统图cad平面图 ...(3)
- ·最新CAD模块 cad沙发素材下载dwg(3)
- ·装饰行业迅猛发展,例外空间成业内标杆(3)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60住房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
- 45住房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
- 23福建建立施工企业质量安全内控体系核查制度
-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 建设部第167号令
- 20内蒙古自治区发布施行《新建商品住宅小区交付使用标准》
- 15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广东省标准《建筑施工承...
- 14关于发布湖北省地方标准《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规程》的公告
- 11住房城乡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风力发电工程施工与...
- 9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
- 8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